總編輯短語:王之義,我們編輯口中的大衛。在新書[搭捷運玩遍曼谷]中寫了一篇非常有趣的序言。也許你想,寫本導遊書怎麼也情感這樣豐富?坦白說,寫甚麼書,感受不強烈,感情不豐富,很難寫出好內容。我非常喜愛這篇序,雖然我常常希望旅遊作家寫序言時,能多展現[專業的導遊面向】但是這群愛旅行的人,真的不容壓抑情感,終於有一小塊篇幅可以寫自己,就變得非常搞怪了。請閱讀下文;王之義的序言
曼谷,一定要再相見
離開曼谷的前一晚,當地朋友問我,
「這裡空氣不好、又天天塞車,你為什麼想住在這裡?」
我好像有答案,但又不是很肯定。
走在高樓林立的市中心,捷運高架橋下每天努力烹煮食物的攤販,
真抱歉我從未光顧過,都怪我的腸胃太脆弱。
每天出現在街邊行乞的小孩,真抱歉我從未施捨過,
因為我怕他們長大後會覺得不勞而獲也可以是一種工作。
但是我買路邊一串串不知名的花獻給佛陀、
我捐款給維護古蹟的Golden Mount、
我到幫助泰北農民的 Donjung喝咖啡。
也許只有不停的消費、消費、消費,這個城市才能有今天、有明天。
這裡的人們,只要一點點就能夠生活。
很難想像一碗20元的麵、一串5元的小花,就能讓人在此安身立命。
這裡太陽好大,走到哪都有陽光,再不如意的生活,也無需擔心晴天會缺席。
雖然市區的交通永遠讓人抓狂、即使路人一樣瘋狂穿越馬路,
但曼谷人從不輕易按喇叭。
泰國人溫和有禮,我們這些自詡偉大的都市人,
是否有跟他們一樣的好修養?
在此遇見素昧平生的朋友們,對我無私的幫助,好像多了家人在這。
連路人都可以拿起手機、講很久的電話,
就只為了幫我跟旅館說明我的位置好派車來接。
現在我知道答案是什麼了,
沒有朋友的城市,無法偉大,
是友誼讓每一個城市有了意義。
所以曼谷,我們一定要再相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