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拿大不只有漂亮的楓葉秋色、令人感動的鮭魚洄游、洛磯山國家公園;喜歡民族風的朋友們,小編今天要介紹「圖騰柱之旅」給你們。跟著太雅作者來一趟特別的文化之旅吧<( ̄︶ ̄)>
圖騰柱的由來:原住民的記事方法
最初,原住民在美加這片土地上漁獵採集維生。由於陸地及水域裡食物豐富,原住民不需要終年汲汲營營謀生,冬季尤其空閒。不久,歐洲人到美洲收買海獺皮毛,更為原住民累積了財富。
有錢、有閒,在與自然或人類的接觸中又產生不少故事,卻因原住民沒有文字,只能在冬季圍爐時口傳。終於,他們發現了森林裡柔軟筆直的北美喬柏(Western Red Cedar)不但可以建構屋舍,也容易雕刻,可以在樹幹上記錄生活中的大事,譬如生死、酋長即位、與動物的特殊關係、家族故事,於是圖騰柱便出世了。
立圖騰柱是家族大事
西北海岸原住民部族各自發展出不同的雕刻手法,每一支圖騰柱記載不同的故事。圖騰柱也提供不同功能:屋舍裡的梁柱、屋前的門柱,或是慶典的紀念柱、講述家族淵源的敘事柱、收藏先人骨灰的喪葬柱。
柱上雕刻的人物或與屋主關連,或展示屋主的身分地位,例如蹲在門前柱上瞭望的守衛(Watchman),人數越多,戴的帽子越高,表示主人權勢越大。有些獨立於屋舍的圖騰柱人物,也演繹原住民的傳說故事,譬如黑森林裡好吃小孩的女巨人祖奴誇(Dzunukwa)。
無論喜喪,豎起圖騰柱是家族或部落大事,必須在立柱前舉辦大型宴會(Potlatch,原住民語意謂「給予」),召集遠親近鄰正式宣告。宴會客人算作事件見證,主人也趁機誇示地位和財富;除招待食宿,客人離開時還會帶著禮物。
瀕臨失傳的坎坷命運
歐洲人帶來的疾病奪去西北海岸地區眾多原住民生命,有些村落甚至荒廢;海獺皮毛生意好景不再,原住民的財富減少;1884年教會勢力促使加拿大政府禁止原住民舉辦大型宴會,都使圖騰柱產量減少。1870~1920年間,歐美不少博物館或經紀人競相收購或搜刮圖騰柱,更使圖騰柱文化外流且瀕臨失傳。
1920年代,為開拓觀光資源,加拿大政府和太平洋鐵路公司合作重建圖騰柱;1950年卑詩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開始蒐集、研究並延聘藝術家複製原始圖騰柱,圖騰柱重新被重視;一些公司行號也開始以圖騰柱作裝飾,增添圖騰柱商業色彩。
↓廣邀賓客參與的慶典,是豎立圖騰柱不可少的儀式,而款待飲食的器皿也有講究。這個雙頭海蛇連串的3只大盆,大杓做為蛇舌樣式,既具裝飾功能也有實用性。(收藏於卑詩大學人類學博物館)
圖騰柱哪裡觀賞?
以往只得見於原住民濱海部落,如今圖騰柱普遍散布於加拿大西岸。但圖騰柱較集中且交通方便的觀賞地點如下:
溫哥華:卑詩大學人類學博物館(Museum of Anthropology, UBC)及史丹利公園的布洛克頓岬(BrocktonPoint, Stanley Park);搭乘渡輪跨越喬治亞海峽(Strait of Georgia),溫哥華島上維多利亞市的皇家卑詩博物館(Royal BC Museum)收藏不少圖騰柱,博物館旁的雷鳥公園(Thunderbird Park)露天展示圖騰柱及原住民的會所。
鄧肯小鎮:從維多利亞沿1號公路北上64公里抵達鄧肯(Duncan),小鎮方圓1平方英里內竟然存在逾80支圖騰柱,其中41柱可跟隨地上黃色腳印瀏覽,鄧肯因此號稱「圖騰小鎮」(City of Totem Poles)。
圖騰柱之路:為慶祝卑詩省百周年,慶祝委員會提出「圖騰柱之路」的構想,請11位雕刻師,雕刻了19支圖騰柱,分布於卑詩省海岸旅遊城市包括維多利亞內港、西溫哥華馬蹄灣等地。
↓立於維多利亞內港Government St及Belleville St交會口西北角的一支圖騰柱,即「圖騰柱之路」的成品之一,也是被收錄進鏡頭最熱門的圖騰柱。熊頭上頂著蛙,嘴咬掌握著象徵財富的銅盾,盾下是穿戴喬柏樹皮編織成頭巾及項鍊的舞者。作者是知名的雕刻師亨利韓特(Henry Hunt)。韓特育有6子,其中4人也都是圖騰柱雕刻師。
↓卑詩大學人類學博物館裡,展出原住民慶典時演出者穿戴特殊服飾及面具。
(詳細地點資訊、經典圖騰柱賞析,請見《開始在加拿大自助旅行》)
下一次,小編要介紹的是讓美國總統歐巴馬訪加期間,特別繞道去買的加拿大人氣點心「河狸尾」!敬請期待吧<( ̄︶ ̄)>
延伸閱讀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