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在巴黎以外的法國人認為巴黎人 「冷漠」、「傲慢」、「自私」、「怕事」、 「新時代動物」、 「理論重於實務」、 「自以為是的老學究」、「雷聲大雨點小」…。
如果有部法國車, 車牌最後兩位數字是 75, 正停在某個法國鄉下小地方時, 當地人會互相的對看一眼, 心照不宣的同時想到 :「哎呀 ! 來了個巴黎人 !」
這對某些南部地中海地區的人來說, 他們的意思很可能是 : 「這車是可以破壞的 !」, 或是 ‘’這車裏的東西是可以隨意取用的 !」, 或者是 : 「盯著點 ! 看看有甚法子可以弄點錢來用用 !’’
他們的意思很清楚, 那就是來了個 「 gogo 」 ( 呆子 ! ).
而對於某些擁有法國傳統特色, 鄉村風光的小村鎮的淳樸鄉下人, 他們的感覺可能是 : 「唉 ! 不知道那間農舍就快變成巴黎人的別墅了 !」, 或是 「唉 ! 某家孩子不願承繼老爸留下來的事業, 被巴黎人把祖產騙走了….」
這個意思就是 : 一個 「escroc 」 ( 大騙子 !)
法國有一句很特殊的成語來形容巴黎人 : 「parigot, une tête de veau ! 」 (巴黎人, 小牛頭 !), 這句話的意思是形容巴黎人像群小牛一樣沒什麼腦袋.
結果究竟巴黎人是怎樣的一種人呢 ?
以一個住巴黎的外國來說 ; 巴黎是一個道地的世界大都會, 不同種族,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比比皆是. 在巴黎, 同一族群的人會儘量聚集在自己習慣的圈子裏, 因此, 除了巴黎的景觀之外, 住巴黎的外國人, 不太感覺到自己是住在國外. 因此在各類族群聚集的地區裏, 自然的出現了許多為了配合不同族群, 不同飲食習慣的需求而產生的食品商店, 餐廳, 甚至有些不同種族的節慶也都漸漸成了巴黎文化的一部分. 這些「外國 」巴黎人只是襯托出巴黎小小世界的裝飾.
以一個從外省來到巴黎討生活的人來說 ; 巴黎是各行業頂尖人物的集散地 ; 不論從事研究工作 ; 文化藝術工作者 ; 科技人員, 餐廳廚師或其他靠手藝吃飯的人, 只要在巴黎成了名, 自然可以成為各行業的姣姣者. 巴黎吸引了多少法國各地躍躍欲試的初生之犢, 就為了展現比其他人更強烈的冒險精神, 巴黎市成了法國各行業精英競爭最大的考場. 這些「外省」巴黎人也將每個人自己的地方傳統與觀念同時帶入巴黎, 把巴黎變成了法國傳統與現代化的矛盾體.
以一個世代都住巴黎的老巴黎人而言, 巴黎到處充滿了感性的對話. 塞納河上每一條橋都可以告訴你一個故事 ; 每一條老街道都在訴說一段歷史 ; 每一家老書店都可以讓愛書人留漣忘返 ; 每一家商店都呈現出獨特的風味 ; 每一個巴黎人臉上都掛著自己的性情. 也許是冷漠, 自私, 其實只要能掀開他們的面具, 就會讚賞巴黎人熱情的一面. 也許是一個理論重於實際, 老學究的態度, 只要深入發掘他們的內涵, 就能吸取巴黎人深淵的知識. 也許是新時代動物, 只要願意加入他們的世界, 就會愛上巴黎人的瘋狂.
一個詩人朋友來巴黎遊歷了幾趟後, 告訴我 : 「巴黎正像一個蜘蛛網, 一旦掉了進去, 永遠也擺脫不了.」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