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黑社會文化/ 魏國安(「一食二玩三遊香港」)
有關黑社會的香港電影太多了,黑社會的確是香港文化的一部份。很多台灣朋友都會問我,香港真的有很多黑社會嗎?甚至問我,那裡可以找到黑社會……。
在這本新書裡頭,我有介紹香港黑社會的江湖傳說、黑社會的架構、黑社會的幫會文化等。不過,那裡可以找到黑社會這個問題,只有你們自己在街上碰碰了。
另外,常常在港片裡頭,都會出現個什麼「大耳窿」、「二五仔」、「飛仔」、「金毛」的人物,他們又是黑社會的何許人呢?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其中一員「大耳窿」,還有更多有趣的豆知識在書裡喔。
大耳窿 跟高利貸有何關係?
單從字面上看,即大耳孔。究竟耳孔有多大,才算是大耳窿,真的有耳孔很大的人嗎?這都沒關係,大耳窿即指高息放債的人,都是惡人一族,與黑社會為伍,在所有電影電視劇裡,都是流氓角色。至於大耳孔才可以做放債人嗎?其實,早期香港除歐洲商人外,又有不少印度人,當時放債的以印度人居多,他們喜歡戴上一隻又粗又大的耳環,所以耳孔也要穿大﹔另一說法,則是當時在碼頭放債的人,因要顯示財力以及表示自己乃被放賃的,有錢可借,便將一個銀元,放在耳孔裡頭為記,是為大耳窿。
全站熱搜